主题: 太现实了!俩儿子一个上清华一个上人大,可我还是进了养老院…

  • 浅夏﹌初凉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752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18/5/21 11:02:11
  • 来自:甘肃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金塔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我们以为父母可以照顾自己

但其实

他们已经渐渐失去

自己生活的能力

到了需要依赖你的时候


这篇文章

建议每个人都好好读一读

这也许你父母正经历的

或者说

是我们将来不得不经历的…




放假的时候,你是不是都在游山玩水的路上?


当你常年在外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:


当着空巢老人的爸妈,嘴上说不要你养,身体上其实已经差到不行了。


李老今年70岁,老伴儿68岁。


退休前,夫妇俩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。


李老的两个儿子,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,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,如今都在北京定居。


在世俗意义上,有这样的两个儿子,对于任何家庭的长辈来讲,此生都应当算是功德圆满了。


而“功德圆满”也是李老在接受采访时,最喜欢说出的词语。


但这4个字从李老嘴里吐出,并不尽是欣慰,还有些唏嘘和自我劝慰。



1

空巢危机来了

我因为心脏病去了医院

接着老伴也倒下了…

两个儿子远居北京,我们的老年空巢生活,过了将近10年了。


起初,一切似乎都还和谐,充裕的养老金足够我们老两口安度晚年。


那段时间,我们还经常出门旅游,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。


但是,随着时光的流逝,我们这对在抚养子女上“功德圆满”的老人,越来越感受到垂暮生命的重荷。


我们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尤其最近两年,更是每况愈下。


我患有严重的心脏病,老伴儿患有严重的高血压。


日常生活中,我们是彼此的医生,一个替另一个量血压,一个监督另一个按时服药。


我们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性,而且心里都很清楚,一旦其中一个倒下了,另一个都没力气将对方背出家门。


这种担忧在2017年年初得到了证实。


当时,我的心脏病突发,幸亏邻居帮忙,打电话叫来了120急救车。


谁知我前脚刚被送进医院,留在家的老伴儿也感到天旋地转,就地躺在了地板上。


等到第二天,邻居发现了她,喊来120,接着老伴儿也被送进了医院。


这件事情发生后,我们这对老夫妇的空巢生活正式敲响了警钟。



2

儿媳妇开玩笑地说

我们跟他们一起住的话

生活立马小康线以下了

我们不是没想过去北京和儿子一起生活。


以我们俩的收入,即使生活在北京,也不会给孩子们增添太多负担。


但是,北京的情况太特殊了。


孩子们在“北上广”之外任何一座城市生活,我和老伴儿的晚年都不会遇到今天这样大的困难。


两个孩子虽说都在北京买了房子,都是150平方米左右,算是“功德圆满”了。但这辈子也都实实在在地被套在那150平方米上了。


因为过得并不容易,所以孩子们的心理上,就格外爱惜自己的小家庭。我和老伴儿也能理解。


按说150平方米的房子,除了他们各自一家三口,也够住下我和老伴儿了,但孩子们都不主动开口请我们去住。


有一年过年,全家人都在,两个儿媳妇用开玩笑的方式互相说:


“现在国家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标准是30平方米,如果咱们谁家再挤进两个人去,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线以下了。”


也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我和老伴儿当时只能相视苦笑。


也许生活在北京,这条“小康线”就是孩子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底线,如果击穿了,在心理上就是对他们人生价值的否定。


他们好不容易在北京立了足,过着还算体面的“小康”日子,我们做父母的,也不忍心扰乱他们的生活,给他们成功的心理抹上一道阴影。


而且一个家庭,成员之间需要相对私密些的空间,这个观念我们老两口也是有的。让我们和孩子们挤在一起,也会替孩子们感到不便。


还有个办法,就是我和老伴儿在北京租房住。可是,怎么盘算,都不可行。


即便我们住在北京,儿子就在身边,可日子一样是我们老两口自己过,一样是空巢家庭。


顶多周末时孩子们能过来看一眼,这样就等于是白白花了一笔冤枉钱。


思前想后,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和老伴儿独守空巢。



3

我们曾想着不拖累孩子

可没有料到

身体会垮得这么快

现在看来,对于暮年生活,我和老伴儿都太过乐观了。


当年,我们退休的时候想着,自己老了绝不拖累孩子们。


以为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,自从他们考上大学那天起就已经“功德圆满”,从此,在彼此的义务上都不做强求。


那时我们想,在自己的老年,可以依靠不薄的退休金游山玩水,完全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。


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的时候,就找一个小保姆伺候自己。


起初,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着,我和老伴儿退休后年年去外地旅游。


在丽江,我们还租了一间民房,连续3年都在那边过的夏天,自己买菜做饭,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。


我们老两口自得其乐,孩子们也很高兴,都说自己的父母真潇洒。


因为彼此无扰,我们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。


但是,不到10年,计划就全被打乱了。我们没有料到,自己的身体会垮得这么快。


怎么办?只有终止云游四方的日子了,提前进入请保姆的程序。可是,真的开始请保姆时,我们才发现自己太幼稚了。


我们最先找了家政公司,伺候两个老人,对方给出的要价是每月3000元。这个数目虽然也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内,但还是让我们有些小小的惊讶。


但我们处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,只能接受如此的定价。


当我好不容易把老伴儿的思想工作做通了,将第一个小保姆请进了家门后,却发现服务质量和我们的预期完全不相吻合。


于是换了一个,每个月还多给出500块钱。


但是,付出的价格逐渐抬高,获得的服务质量与预期的落差反而更大了。


就这样接二连三换了4个保姆,最终不约而同,我和老伴儿都决定不再尝试这条路了。


我们决定,在我们还能动的情况下,彼此照顾对方。



4

孩子们肯定不理解

父母怎么变得如此脆弱

我们都是学理科出身的,不会感情用事。


任何决定,都是经过理性推理出来的。但是现在不得不承认,我们的理性思考的确有侥幸的成分在里面。


就说老年人的身体状况,完全存在不可估算的变数。


上次突发的身体危机,让我们产生了一个共识:住院两个人必须一同去。至少我们最终的那个时刻,会是双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,彼此看得见对方,一同闭上眼睛。


如果真是这样,那可的确就算功德圆满了。


但,孩子们并不能理解我们。


他们总以为我们是舍不得花钱请保姆。他们不知道,即使舍得花大价钱请了保姆,也依然换不来等值的服务。


我们住院后,两个孩子都回来了。


以前我可能觉得,他们用不着回来,回来也不能改变我们需要救治的事实,也给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
但是,这一次我不这么认为了。


当孩子们出现在病房门口的时候,那一刻,我真的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。


那一刻,我居然有些伤心,就好像自己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一样。


老伴儿更是哭得一塌糊涂,孩子们越安慰,她哭得越凶。


孩子们难以理解,他们的父母怎么会变得如此脆弱,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,也一定是难以理解如今的自己。


孩子们在医院陪了我们几天,看我们的病情都稳定下来了,就回北京了。


他们太忙,是我让他们回去的。


有生以来第一次,我在理性思考的时候感到这么违心。



5

去养老院应该是

我们人生最后一站了

在医院里,我和老伴儿做了一个决定——我们住进养老院去。


因为养老院毕竟是有组织的管理,可以杜绝“老人在家养老,保姆关起门来称王称霸”的可能。


我们看中的那家养老院,提供家庭式公寓,每天服务员会送来三餐。


自己愿意的话,也可以自己做饭。医务人员会随时巡视老人的身体状况。


这家养老院的公寓房很紧张,需要排队。我们办好了入院手续后,等待着养老院的通知。


去养老院,应该是我和老伴儿的最后一站了。


也许真的是走到人生的尽头了。


这段日子在家,除了收拾要拿到养老院的东西,每天夕阳落山的时候,我们老两口就坐在阳台上聊起过去的事情,像是在告别。


前两天,我和老伴儿做了一个大工程,就是把孩子们从前的照片都整理了出来,分门别类,按照年代的顺序扫描进电脑里,给他们做成了电子相册。


我还买了两台平板电脑,分别给他们把照片储存了进去。


我们这一辈子,传统观念不是很重,自认为我们的生命和孩子们的生命应当是各自独立的。


可是如今看来,人之暮年,对于亲情的渴望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老伴儿现在特别思念孩子们,我也一样。


这些日子,总是突然想起两个儿子小时候的样子。


有时候还会有些错觉,好像看到他们就在我们跟前玩耍。


离开家时,我和老伴儿仔细想了想,要从这个家带走的,好像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。


除了我们的养老金卡、身份证件,唯一值得我们带在身边的,就只有孩子们的照片了。


人生前一个阶段积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,我们都带不走,也不需要带走了。


对于这对老夫妇的遭遇

 不少网友认为

住进养老院都是同龄人

大家有共同语言

没毛病~







相反

如果整日让父母照顾你

为你带孩子做家务

才是不孝




重要的是

即便住进了养老院

孩子们也应该时常探望

而不是就此甩掉包袱




也有网友认为

这篇文章里的老夫妇

缺少更多的是

孩子们的情感照顾和陪伴



如果小时候

父母忙于赚钱不管你

你会怎么想呢?



那到底有没有

相对两全的方法呢

有网友建议

尽量创造条件

让父母住得离子女近一些

又各自有独立空间

又能方便照顾




看了李老夫妇的故事

其实觉得挺可悲的


我们一直躲在

父母的屋檐下避雨

如今自己已经到了

要成为屋檐的时候了


多回家陪陪父母吧

与其出门见千千万万人

不如回家看看你最珍贵的人


  
  • 小龙女
  • 发表于:2018/5/22 11:06:32
  • 来自:甘肃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楼主,头条上的东西点么搬过来的?
梦想总是花前月下,现实总是花下月钱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""